投身新加坡国防事业的青年人才
今年共有 82 名有抱负的青年学生获得国防奖学金奖。
一位与海洋有着毕生情缘的竞技帆船选手。一位曾两度跻身太空创新竞赛决赛、渴望深耕国防科技的突击队军官。
来认识新加坡武装部队优异奖学金得主 Soon Chuan En 少尉和国防科技局奖学金得主 Naresh Arumugan。
他们是本年度 82 位国防奖学金奖获得者中的两位,该奖项由国防部长陈振声于 8 月 13 日在淡马锡俱乐部为获奖者颁奖。
投身海军事业
自11岁初次尝试水肺潜水起,Soon Chuan En 少尉就对海洋深深着迷。
“当你潜入水下,感觉自己完全融入海洋,这种体验非常奇妙 — 海洋如此辽阔,而你只是一粒微小的尘埃。”
因此,她对加入新加坡海军部队产生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“我希望从事有意义的职业……最终选择海军是因为在初级学院参加国防部体验计划时,我发现海军的工作非常有趣,” Soon 少尉说。
这位 20 岁的年轻人进一步解释,吸引她的是海军所承担的广泛任务 — 尤其是与外国海军的深度合作 — 以及新加坡海军部队浓厚的家庭精神。
她补充说,家中女性长辈在内政团队和军队经历的故事,更加 “坚定了我的选择”。
她的母亲任职于新加坡警察部队,她还有两位姨母在陆军服役。
为了海军生涯做更好的准备,她在就读于英华自主中学期间,甚至开始参与竞技帆船运动。
“虽然年岁稍长时学习新运动肯定更难,而且帆船的学习曲线很陡峭,但我觉得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。”
在开阔水域练习帆船时,她学到的最关键技能之一是什么?正是每位新加坡海军水手都需要的能力:在海浪汹涌时适应并克服晕船!
今年 3 月刚获授军衔的 Soon 少尉,目前在坚信号护卫舰担任青年军官。
此后,她参与了如兰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等海外活动,在活动中向外国同行介绍新加坡的文化和国防理念。
这位新加坡武装部队优异奖学金得主即将前往美国卡尔顿学院深造。
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,Soon 少尉回答:“我喜欢了解人类的行为模式,而且我相信,了解其他文化和人类行为的知识,能帮助我更好地服务他人。
“当我大学毕业回国后,我的主要目标是运用所学知识,更好地帮助军中同仁,并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回馈部队。”
突击兵与国防科技迷
对于新加坡理工学院校友 Naresh 来说,正是在国防科技局航空系统计划中心的实习经历,让他决心投身国防科技事业。
“国防科技界的工作与我的个人兴趣(科技领域)高度契合,”这位 22 岁的年轻人说。
“这份工作能让我锻炼软技能,还能涉足工程等领域,比如太空工程。”
2023年,他和实习伙伴们组队参加 Brainhack SpaceCube 太空技术挑战赛,成功闯入决赛。
这段经历十分难忘,让他决定再次参加 2025 年的赛事。这一次,他和小组夺得亚军。
征召国民服役后,Naresh 先生最终获得红色军帽,成为第一突击营的军官,并有机会使用国防科技界为武装部队研发的各类武器系统进行训练。
“通过使用这些武器系统训练,我能更深入了解使用者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— 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可能无法复现,” 这位国防科技局奖学金得主说。
“具备作战思维后,我觉得自己能为国防科技界的项目带来更多价值。”
谈及国民服役经历,他分享道,空降课程是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— 在课程中,他必须克服恐高症。
“不是每天都有机会从正在飞行的飞机上跳下来!那种感觉难以形容。完成跳伞后,你会对自己充满信心,仿佛自己能攻克任何挑战。”
如今,他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大一学生,期待能参与更多国防科技界的实习项目和海外交换计划。
这能让他接触更多可增强新加坡防御系统的各类技术。
当被问及未来的职业目标,他说:“我希望参与跨政府部门项目,因为这不仅能考验我的人际交往能力,还能充分发挥我的技术专长,让我们共同为国家创造福祉。”